40岁老哥今天掏心窝子说点真东西,看完至少帮你少交五位数学费。
一、最狠的引流术,藏在菜市场里
上周去楼下买卤鸭脖,老板娘突然塞给我一包辣条:“扫码进群送秘制辣油,群里每周五还抽三只免费酱板鸭。”我一看,群里500人满员,全是小区住户。老板娘嘿嘿一笑:“隔壁超市开业送鸡蛋,一天加300人,我送辣油成本更低,还能天天在群里发新品。”
底层逻辑:
线下引流才是真金白银,用“高频刚需+低门槛福利”撬动精准流量。小区水果店加微信送两根香蕉、理发店扫码领5元券,都是同一套玩法。记住,引流不是比谁送的贵,而是比谁送的“刚刚好让人心动”。
二、短视频最野的玩法,根本不是拍视频
去年帮朋友卖茶叶,抖音发了几十条“茶园风光”没人看。后来把镜头对准泡茶时热气袅袅的特写,标题写“开水倒进茶杯的瞬间,90%的人不知道的秘密”。当天私信爆了——其实视频里屁都没讲,但后台私信自动回复“加微信领《六大茶类冲泡禁忌手册》”,三天引流200+精准客户。
核心心法:
用好奇心制造缺口,用免费资料填补缺口。别总想着展示产品多牛,要让人感觉“不点开就亏了”。
三、朋友圈最阴的引流,是根本不发广告
认识个做高端民宿的妹子,朋友圈常年只发三样:
① 民宿屋顶拍的星空九宫格
② 客人手写的明信片照片
③ 她养的柴犬在院子里打滚的视频
结果旺季订单全靠老客带新客,问秘诀她只说:“让人先爱上你的生活,再顺便爱上你的生意”。
实操要点:
朋友圈不是货架,是剧场。展示“买家秀”不如展示“卖家活法”,真实感才是最高级的营销。
四、最反常识的引流圣地,在医院的厕所里
做医疗器械的朋友,常年蹲守三甲医院泌尿科厕所。隔间门上贴二维码,写着“前列腺保养指南(三甲主任亲笔)”。扫码后自动弹消息:“资料在网盘,加好友发链接”。去年靠这招撬了二十多个民营医院客户,原理就一条:越垂直的场景,流量越精准。
风险提示:
这招慎用!现在很多场所严打小广告,但背后的“场景截流思维”值得借鉴——健身房更衣室放减脂食谱、幼儿园门口贴育儿书单,都是同一套逻辑。
五、最持久的引流,是把客户变成“卧底”
酒商老张的杀手锏:每个买的老客,送一张“品鉴师证书”,附赠6个小酒杯,要求他们拍全家举杯照发朋友圈,配文“国家级品鉴师老张认证”。靠这套玩法,他60%新客来自老客推荐,去年还在县城开了分店。
底层设计:
给人一个“体面炫耀”的理由,比直接给返现更有效。毕竟晒优越感是刚需,而你的产品只是道具。
六、最无耻但有效的套路,是教别人防套路
某知识付费大佬的起家史:先在知乎写《揭露割韭菜的108种套路》,收获十万粉丝,然后开课教《如何避免被割韭菜》。后来被人发现,他的课和那些“韭菜课”用的是同一套话术模板——但这时候他已经赚够退休了。
人性洞察:
恐惧永远比贪婪更有驱动力。保险销售讲风险,养生讲座谈猝死,本质上都是同一套“恐吓式引流”。
最后说句得罪人的:
真正牛的引流术,从来不在付费课程里,而在菜场大妈的塑料袋上、在烧烤摊的扫码立减牌里、在药店门口的免费测血压仪旁。记住三句话:
-
流量在哪儿焦虑,就去哪儿送解药(比如宝妈群推保险不如推“小儿推拿手法”)
-
所有平台都在打击广告,但永远欢迎“有用”(把微信号藏在育儿知识PDF里)
-
最好的诱饵,要让人拿了不好意思不买单(就像我写了这么多,你不点个赞总觉得亏了)
1. 资源都是经过站长或作者收集测试修改后发布分享。转载请在文内以超链形式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!
2. 本站除原创内容,其余所有内容均收集自互联网,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合法性承担任何责任。如有版权内容,请通知我们或作者删除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版权信息,但因众多资源经多次转载,已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,或已将原有信息丢失,所以敬请原作者谅解!
3. 本站用户所发布的一切资源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您对本站所载资源作品版权归属存有异议,请留言附说明联系邮箱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,同时向您表示歉意!为尊重作者版权,请购买原版作品,支持您喜欢的作者,谢谢!
4.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如有发现请立即向站长举报;本站资源文件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或图片失效,请联系作者或站长及时更新。
暂无评论内容